近年来,昆山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工作,不断在顶层设计、横向联动、纵向推动、集聚辐射等发展路径上加快探索先行,在政策层面、项目资助和平台搭建等下苦功夫,收到显着成效。截至2015年底,昆山累计登记注册社会组织905家,每万人拥有登记社会组织达12家。社会组织登记总量位居全省县级市前列。 一是出台“导向政策”拓宽“发展空间”。 成立由市长担任组长的“昆山市推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意见》、《昆山市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实施办法》、《昆山市政府向社会转移职能事项目录(第一批)》、《关于申报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条件的社会组织的通告》、《关于深化昆山市行业协会(商会)改革的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加快集聚高层次优秀人才的若干意见(试行)》、《市委组织部关于做好清理退(离)休干部在社会团体兼职有关事项的通知》等导向鼓励性政策,为全市社会组织生存发展和功能发挥肥沃了土壤、开拓了空间。 二是制定“配套制度”指引“标准规范”。 在社会组织的登记体制、购买服务、平台建设、人才队伍、政策宣传等方面相继编制 “六个文件、五个指引”。“六个文件”分别是:《昆山市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管理暂行办法》、《昆山市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暂行规定》、《昆山市社会工作人才计划实施细则》、《昆山市公益创投活动实施细则》、《昆山市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招标投标实施细则》、《昆山市公益创投项目管理制度》。为促进政社有效对接和互动,相继编印“五个指引”,分别是:《昆山市社区概况及公益服务需求指引》、《昆山市社会组织管理服务指引》、《昆山市区镇微创投操作流程指引》、《昆山市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建设标准指引》、《昆山市社会组织等级评估指导服务指引》。 三是优化“行政监管”力推“健康发展”。 优化年检服务,从提升服务水平的角度,昆山市民政局联动市教育局、市工商联、市科协、市文联、市体育局等主管较多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开展集中年检;并针对部分社会组织经费紧张、运作艰难等实际情况,以2014年度实际总收入30万元为界线,低于30万元的社会组织不必提交财务审计报告。开展等级评估,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专业评估,引入APP工作平台开展等级评估,优化电子台账,全过程反映工作流程,重在发现问题后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建设昆山市社会组织网站,为全市社会组织搭建信息披露平台,联动公众力量监督社会组织行为,督促社会组织加强诚信建设。(昆山市民政局) 来源:中国文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