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区淳文公益教育中心负责人孔辉说,以高淳区为例,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隔代养育主要体现的是“养”,让孩子们吃好、穿暖、住好,却缺少为人处世、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建立等教“育”。 “其实,现在的留守儿童家境比以前好了很多,基本不存在经济问题,主要问题是孩子的学习和作业没人辅导,亲情教育的缺失非常严重。”孔辉表示,亲情缺失,极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比如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方面存在实际困难。在这种境地下,孩子极易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劲头不足等不良心理状态。 关爱:社会组织介入提供亲情陪护、学业辅导 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与社会事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去年的统计,南京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280多名,父母一方在外打工的就更多了,保守估计有近万人。 去年8月,我市市区两级配套投入资金400万元,支持专业社会组织开展“三留守”关爱服务项目,其中公益创投支持的5个远郊区的困境儿童类项目资金有70万元。 “我们用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针对留守儿童组织了19场公益活动,像城乡结对帮扶、南京高校文化游、爸爸去哪儿等活动,孩子们很受欢迎。”孔辉说。 不单纯是组织活动,开阔留守儿童视野,更多的社会组织把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放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比如心理辅导、亲情陪护、学业辅导。六合区泉水叮咚爱心社负责人史劲飞介绍,他们去年利用申请到的6万元公益创投资金,对该区的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缓解他们可能存在的情感缺失、意志薄弱、情绪不稳、行为孤僻等问题,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直接惠及六合区2000多名留守儿童。 来源:南京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