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讯 (通讯员 李培友) 近年来,沛县围绕“六五”普法目标任务,结合沛县实际,积极探索社会组织参与普法活动,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普法品牌。取得显著效果 一是吸纳老人协会参与组建“夕阳红”艺术团。“六五”普法一开始,县司法局积极与老年协会协商,在老年大学和退离休人员选挑22名退休的梆子剧团演员、文化系统业务骨干、文艺爱好者组成“夕阳红”艺术团。艺术团成立后,结合沛县地区的普法任务,收集了本地法治案例、道德故事,创作35个法治文艺剧本、编排了52个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形式多样的法治和道德文艺节目,在乡村、社区演出680多场次,其中群口快板《行为规范,牢记心间》、小品《婆媳泪》、表演唱《请支书》、对口快板《孙子迷》、小品《远亲不如近邻》、表演唱《农村面貌大变样》、戏剧小品《情与法》等节目颇具专业水准。这些法治文艺演出充分发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不仅强化了干部群众的法治思维,推动了依法办事的风气形成,而且进一步扩大了沛县法治文化和道德建设的覆盖面,使更多的群众受到法治和道德讲堂式的教育。 二是吸纳美术家协会参与打造漫画艺术宣传品牌。为使法治宣传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通俗易懂,力求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喜闻乐见,便于理解和接受。,沛县司法局与沛县美术家协会协商建立了法治漫画创作中心,专门聘请了5名省、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担任法治漫画创作员,该小组根据该县每个时期普法重点,特别宣传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民生、事关和谐稳定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效进行漫画创作,发表在报纸、网络媒体和张贴在法治文化广场的宣传栏上,通过这种形式提高法制宣传的社会效果,打造法制文化品牌。目前,该小组已经创作了数1200余幅法制漫画作品编印成书籍、挂图发给机关、农村、学校企事业单位。其中漫画家杨继成在全国万余幅法治宣传漫画大赛中,二幅漫画作品《同路人》、《义务普法员》分别获得优秀奖。同时还在中国矿业出版社编印出版了四套《法制教育故事丛书》,在全国发行5000套,此项活动有力推动普法活动的广泛深入的开展 三是吸纳汉文化研究协会参与打造法治文化阵地。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里,汉文化的资源得天独厚,沛县司法局与县汉文化研究协会联合,充分发挥县汉文化研究协会的作用,调动广大法学教育研究人员、法律工作者的积极性,依托汉文化资源优势,编写了《沛县法治历史名人》、《刘邦约法三章》、《历史法治漫画故事系列丛书》等10余种德法教育文艺作品;同时利用歌风台、沛公园、汉城公园、高祖原庙、汉街、刘氏宗亲会馆等汉文化设施注入大量法治和德治元素,设计制作德法名言匾额、法治书画墙,建立法治走廊、法治碑文、历史法治图书室、雕塑、工艺石刻、电子显示屏、灯箱广告、灯杆路旗等德法教育设施,使市民、游人在参观、旅游、娱乐、锻炼的同时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和法治文化的熏陶,拓展德法教育与汉文化有机结合形式,取得较好教育效果。 来源:法制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