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青报网讯 3月15日上午,青岛正式启动社会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新证颁发和旧证换发工作,自此,社会组织有了唯一的、不变的身份代码,即使主体注销,该代码仍予以留存,保留回溯查询功能。此举标志着青岛实行“三证合一”和“一证一码”登记管理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青岛中学成为首个成功申领社会组织启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登记证书的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作为社会组织的数字“身份证”由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主体标识码(即组织机构代码)、校验码5个部分、共18位组成。具有唯一性、兼容性、稳定性和全覆盖的特征。 据介绍,实施统一信用代码制度后,通过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可以有效识别社会组织身份,并对信息进行关联比对分析,有利于信息共享和利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推动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前提,改革后多码改为一码、多次办理改为一次办理,简化了社会组织办事手续、节省了办事时间和费用。通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将分散在各部门、各领域的信用记录归集整合到当事社会组织主体名下,形成完整统一的社会组织信用档案,将有利于加快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此外,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社会组织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必须充分利用大数据理念和技术,通过统一社会组织信用代码,推动各地区、各部门信息共享,实现社会组织管理各方面信息交换整合、形成可供利用的大数据资源,为社会组织管理部门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服务提供支撑保障。 据悉,此项工作与社会组织年检同步进行,时间至2016年6月30日。(张晋) 来源:青岛日报/青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