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攀枝花5月17日讯 为加强社区治理,减轻社区干部负担,西区民政局采用多种方式积极探索推进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互动”。 西区民政局搭建“三社互动”平台。西区32个社区基本建立了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社会组织由2011年的58个增长至2015年底的119个,涉及公益慈善类、社区服务类等领域。取得全国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的社会工作者由11人增长到43人,实现了全区每个社区都至少有一名专业社工; 2015年累计组织开展各类专业业务培训430余人次,社工、基层社区干部和志愿者素质得到提高。 丰富“三社互动”内容。建立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贴等措施,促进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文化、社区体育、社会救助、居家养老、儿童青少年保护、社会矫正等领域的服务。 西区民政局建立“三社互动”长效机制。把社工和社会组织作为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参与者,邀请他们参加社区议事会、恳谈会等,在办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时,吸收社会组织参与管理和监督。 经过不懈努力,西区社区“三社互动”初显成效。河门口街道的简易物管,由辖区成立的社会组织承担,有效解决了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物业、没有保安、没有保洁等问题,同时,该社会组织还承担了包括社区老人日间照料、小区保洁、小区安保等在内的各类物业管理工作。玉泉街道的动力站社区“三色光学堂”,利用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在专业社工引导下,为儿童青少年开展科技兴趣培养、自然常识讲解等活动。清香坪街道路南社区利用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开设“五点钟课堂”,不仅免费为社区学前儿童和小学生提供照看托管服务,解决了家长额后顾之忧,还为他们送去课堂之外的“养料”。 来源:四川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