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第一批选择100个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开展深化脱钩改革试点,以“出台两个文件、明确三个重点、召开四次会议”为主要举措,严格落实“五脱钩”任务,稳妥推进,不断深化,初步实现脱钩改革“六个同步”。具体如下: 一、出台两个文件 一是出台试点工作方案。经民政部核准、联合工作组批复同意,7月7日,广东省民政厅、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广东省深化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试点工作方案》(粤民函〔2016〕1264号),对试点负责单位、试点名单、试点时间、试点任务和组织实施作了安排和规范。 二是出台脱钩实施方案。9月17日,广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实施方案》(粤委办〔2016〕62号),进一步明确广东脱钩总体要求和范围、主要任务、完善配套政策、工作步骤和责任分工。 此外,广东还将出台《关于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脱钩后党建工作管理体制调整的办法(试行)》《关于广东省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有关经费支持方式改革的通知(试行)》《关于推进行业协会商会独立财务管理的意见》《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办公用房管理办法》《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任职管理办法(试行)》《外事管理工作办法》等7个配套文件。 二、明确三个重点 一是明确时间节点。10月底前,各脱钩负责单位完成对试点单位的摸底调查、试点方案制定、送交省民政厅核准等工作;11月底前,各脱钩负责单位按照批复要求,完成第一批脱钩试点工作;12月底前,组织对第一批试点工作成效评估。 二是明确负责单位。按照省联合工作组第一次会议精神,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脱钩工作,有业务主管单位的,深化脱钩工作由业务主管单位负责;成立时有业务主管单位、后来改为业务指导单位的,深化脱钩工作由原业务主管单位负责;成立时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的,深化脱钩工作由民政部门负责。 三是明确一会一案。各脱钩负责单位要逐一制定试点方案,对试点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脱钩任务、实施步骤、组织领导等作出具体安排,不漏项、不缺项。 三、召开四次会议 粤民函〔2016〕1264号文件印发后,广东省共召开了四次会议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进。 一是7月14-15日,组织对100个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试点单位的会长、秘书长进行培训动员,特别就此次深化脱钩改革、相关表格填写、试点方案制定等进行了详细说明,全面启动第一批深化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试点工作。 二是9月28日,召开脱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各试点单位阶段性情况汇报,审议部分地市的脱钩试点工作方案、部分全省性试点单位的脱钩实施方案等。 三是10月14日,召开广东省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试点工作推进会,传达有关文件精神,通报我省脱钩试点工作进展,对各地同步开展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对重点难点和时间节点予以明确。省联合工作组各成员单位、第一批100个全省性脱钩试点单位的负责单位、地级以上市民政部门分管领导和社会组织管理局负责人参加会议。 四是11月2日,召开由省民政厅直接登记协会商会(试点)脱钩工作推进会议,要求省民政厅负责的21个试点单位率先完成脱钩工作。 四、严格落实“五脱钩” 一是严把方案审核关。 至11月20日,省教育厅等22个脱钩负责单位、13个直接登记组织已正式报送了52个试点单位的试点方案。省民政厅严格落实“五分离、五规范”的“五脱钩”任务,从材料要件是否齐全、方案内容是否完备、脱钩举措是否明确、脱钩安排是否稳妥、脱钩事项是否“应脱尽脱”等“五个”方面,审议核准了25个试点单位的试点方案。 二是严把优质服务关。省民政厅在“广东社会组织信息网”上开设“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专栏,及时提供脱钩改革的政策文件、重要论述、材料模板、相关表格,为各脱钩负责单位、试点单位提供指导和参考;主动密切与各脱钩负责单位的沟通联系,对内容不符合规范的脱钩试点方案,及时提出修改意见;成立5个工作组,对100个试点单位进行面对面、点对点、一对一的现场指导。 五、做到六个同步 一是党建同步。党组织未归口中共广东省社会组织委员会领导的试点单位中,已有3个提请办理党组织关系转移。 二是变更同步。有在职或退休公务员兼职的试点单位中,已有7个按程序重新选举,并完成变更登记;1个试点单位变更业务范围,进一步厘清与行政机关的职能;2个试点单位修改章程,取消与原业务主管单位的主管关系。其他非试点的协会商会也对照脱钩要求,同步进行人员、住所调整和变更登记。 三是退出同步。已有3名现职公务员(参公依公管理人员)和7名退休领导干部,退出兼任的行业协会商会职务。 四是审批同步。2个试点单位办理了退休公务员兼任协会职务审批手续。 五是注销同步。省直机关工委主管的5个协会拟申请注销登记,2个试点单位拟结合脱钩办理注销登记。 六是地市同步。目前,广东珠海、佛山、阳江、湛江、揭阳等5个地市已成立了脱钩联合工作组。珠海、江门、阳江、清远、揭阳等5个地市制定的试点工作方案已经省民政厅核准。
|